125项专利,1000万美元入门费,2500美元每吨专利运用费……据恒鼎汽车轮毂单位了解,我国磷酸铁锂电池出产企业正面对着史无前例的考验。加拿大企业诉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裁定其专利无效一案,近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假如外方胜诉,中国电池出产企业将面对每年要付出几万万美元专利运用费的景况,这将使近半企业无力承当
作为电动汽车业开展的命脉,车用电池财产的出产情况不断遭到各界存眷。个中,磷酸铁锂电池正成为车用电池里的佼佼者。但对准这块蛋糕的不只仅是国内电池出产厂家,国外商家也不断在乘机而动。而专利诉讼,无疑成了国外商家最好的兵器。
近日,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CNRS公司、蒙特利尔结合公司告状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裁定无效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审讯后果估计最早在两个月后公布。假如外方胜诉,将意味着往后中国电池出产企业出产磷酸铁锂电池,就必需向专利持有方交纳专利运用费。
“加方专利掩盖了包罗磷酸铁锂电池在内的多种正极资料及其首要制造技能。假如不接纳办法,这种漫天撒网式的专利,将会严峻制约中国锂电池企业的将来空间,进而影响到新动力汽车财产的开展。”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王敬忠透露表现。
专利战争纠结多年
前期参加诉讼的企业本来有十多家,但专利拥有方曾采用专利有偿答应等办法拉动局部企业离开诉讼团队,以崩溃诉讼阵营,个中受影响的不乏行业特大企业
现实上,相关专利战从2003年就埋下了伏笔。
2003年3月,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等专利权益人的磷酸铁锂专利以请求号为PCT/CA2001/001349的国际请求为根底进入中国,并向中国国度常识产权局提动身明专利请求,专利称号为“节制尺寸的涂敷碳的氧化复原资料的组成办法”。2008年9月,加方取得受权(受权布告号CN100421289C)。
但这份受权,却让国内电池出产企业发生了危机感:这份多达125项权益要求的专利项目,简直触及磷酸铁锂电池出产技能和出产资料的各个方面。未来一旦触及专利运用,加方就能够漫天要价。
“那几乎是赛马圈地式的专利,并且个中多项权益都缺乏发明性,假如纰谬他们的专利提议诉讼,中国的电池工业开展空间将遭到极大的限制。”河南环宇集团董事长李中东针对那时的景遇对法治周末记者透露表现。因而,国内包罗北大先行、河南环宇在内的国内电池企业开端向电池工业协会乞助,但愿组织业界企业集体进行诉讼,维护正当权益。
2010年8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决议承受企业托付,向国度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加方专利无效恳求。2011年5月,国度专利复审委员会以加方受权文本的修正超出了原始请求文件记录的局限,并且受权文本的权益要求得不到仿单的支撑为由,对加拿大魁北克水电等公司的创造专利作出无效决议,宣告修正后的111项权益要求悉数无效。
但加拿大专利拥有方怎能甘愿就此落空这棵“专利钱树子”。他们不服中国国度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无效决议,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告状讼。而在此次诉讼中,此前电池企业的危机感也获得了应验:加朴直是依托专利权益的维护,对电池业界企业提出了“国内磷酸铁锂出产厂家需经由加方受权,入门费用1000万美元,每出产1吨磷酸铁锂至少需求付出2500美元专利运用费……”等要求。
加方的这些要求在大大都业界企业看来相当无理。记者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调查到,当前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企业的毛利率只要12%左右,行业均价7-8元/AH,竞争可谓白热化。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年产量数千吨,往后5年之内还仍将以每年30%至50%的规划继续增进。假如外方胜诉,中国电池出产企业将面对每年要付出几万万美元专利运用费的景况,这将使近半企业无力承当。
巨额的专利运用费,不单对中国电池企业构成了宏大压力,也成了专利拥有方诉讼争胜的“兵器”。
王敬忠泄漏,前期参加诉讼的企业本来有十多家,但在之前讼事胜败难定的困难阶段,专利拥有方曾采用专利有偿答应等办法拉动局部企业离开诉讼团队,以崩溃诉讼阵营,个中受影响的不乏行业特大企业。而局部企业也开端持张望立场。
“万万美元入门费、财产越大需求交纳的专利费越多,这无疑会拖垮我们的民族企业。因而打赢这场讼事对维护我们的民族工业意义深远。”王敬忠透露表现。
“笔误”之争隐藏博弈
专利请求内容确实可以修正,但修正内容不克不及超越开始请求的局限,只能修正响应的文字表述。而修正内容假如在原专利请求书中找不到对应阐明,则轻易被认定为超局限修正。
面临这场互不让步的专利战争,“专利无效”的相关内容成了两边比武的核心。
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此前认定外方请求的专利无效时以为,外方在请求中国专利的时分存在请求局限过大,修正后与专利仿单所载内容纷歧致等问题。所谓“局限过大”,是指加方在专利仿单上,将专利的局限设定为任何含有过渡金属的“元”,而关于“元”详细为何物,却并未做详细阐明,因而以为其局限过大,不契合我国专利法第33条的规则。
对此,加方修正了相关内容。但却将“含有过渡金属"元"”的局部,改为了“含有过渡金属的化合物”。而此修正在专利请求傍边找不到对应的内容,因此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以为其超局限修正,不契合我国专利法第26条第4款的规则。
而提出诉讼的加拿大专利拥有方则有本人的一套说辞。在阐明含有过渡金属的“元”时,加方以为一切过渡金属都可以援用该概念,并用三价铁化合物做了举例阐明。然则否一个例子就可以代表一切的化合物,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对此发生了质疑。
面临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元”概念的质疑,加方在此次诉讼中提出,他们曾经依据要求关于专利文件描绘再次进行了修正。个中最主要的修正就是将“元”概念中“化合物”的表述改为了“碳导体”。
令人不测的是,加方关于之所以进行这项修正,分析称是由于那时进入中国的时分,对“元”的描绘发生了“笔误”。并透露表现即便是“碳导体”,也可分析为涂了碳导体的“化合物”,修正自身并不影响大众对专利仿单的了解,并没有超越仿单的内容。
但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及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均提出此处改动并非笔误,以为其改动不契合专利律例定,以此断定专利无效。
终究专利描绘能否能随意修正,其局限又该若何确定?记者就此征询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品牌维护委员会专利委员会副主席李森。
李森通知,专利请求内容确实可以修正,但修正内容不克不及超越开始请求的局限,只能修正响应的文字表述。而修正内容假如在原专利请求书中找不到对应阐明,则轻易被认定为超局限修正。
而在庭审完毕后,一位不肯泄漏姓名的电池出产企业担任人透露表现,加方开端提出“化合物”的维护局限很能够并非出于笔误,而是有意想扩展维护局限,以此更便利地收取专利费用。只是后来发目前“化合物”这个局限上无法取得维护,才想退回“碳导体”这个范畴。“就像或人创造了一个很特殊的瓶子,但他的权益要求却涵盖整个容器,这就过大了,他要求的权益局限跟证据比拟是没有新奇性和发明性的。”该人士通知。
专利缺掉破绽日趋分明
这场加方与中方的电池专利无效裁定案,似乎正用切身痛苦提示着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出产企业,专利缺掉的风险正日趋分明
这场加拿大企业与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之间的裁定效能之争,不单隐藏两边对市场利润的抢夺,也表露出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专利缺掉的破绽。
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财产地图白皮书(2011)》发布会上,北京赛迪经智投资参谋有限公司节能环保事业部总司理吴辉就对我国磷酸铁锂电池企业的技能专利缺掉风险表达了本人的忧虑:“当前,磷酸铁锂的两大中心技能辨别把握在加拿大和美国公司的手中,触及出口北美市场的磷酸铁锂要交纳很多的专利费。假如未来其他的外国公司也在中国请求专利权,那么中国企业在诉讼中胜诉的掌握将越来越小。因而,出产磷酸铁锂电池的中国企业对技能专利方面的风险峻做及早应对。”
查询《中国锂离子电池财产投资战略》发现,当前国际上在磷酸铁锂范畴抢先的企业首要有3家,辨别是美国A123、Valence和加拿大的Phostech,把握着较为成熟的量产技能。1999年,法国科研中间传授米歇尔·阿曼德创造了包敷碳技能,处理了磷酸铁锂正极资料导电性欠安的难题。随后由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和法国科研中间请求了这项技能专利,并将专利权独家答应给了加拿大Phostech公司,而这也恰是诉讼中加方2008年在中国获批的专利。而另一中心技能碳热复原技能专利则由美国的Valence公司持有,虽说当前该公司尚未在中国请求专利,但吴辉以为,为了抢占中国市场,Valence公司很能够在不久的未来会在中国请求此项专利技能。
反观中国电池企业,因为我国车用动力电池根本都处于研发、实验阶段,尚未完成多量量出产,短期内动力电池企业不太能够完成盈利,故而上游资料企业多按需出产,其规划也远未到达规划化出产的水平。量产问题一直是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存眷的核心,而专利积聚则得不到注重。“即便是比拟注重专利积聚的企业,其所请求的专利也是根本上处于专利技能的外围,难以绕开要害专利技能的壁垒。”吴辉通知记者。
这场加方与中方的电池专利无效裁定案,似乎正用切身痛苦提示着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出产企业,专利缺掉的风险正日趋分明。
转嫁保险治标不治本
当前国内大大都厂商的遍及做法是在与外方技能输出方签署合还,采用经过专利保险的方法,将专利被追诉的风险转嫁给国际保险公司,但这种办法只能治标,不克不及治本
现实上,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并非首个能够为专利缺掉买单的群体。此前,日本的NTT公司就曾为处理磷酸铁锂资料的专利胶葛付出给美方3000万美元宽和金,我国台湾良多企业也花钱向加拿大Phostech等公司购置了专利运用权。
有投资公司以为,该专利中的正极资料具有必然的技能门槛,且投资规划适中,遭到投资者的喜爱,磷酸铁锂更是具有优越的开展前景,但专利风险倒是我国电池资料企业迈但是去的一道坎,假如锂电池行业界的企业不克不及很好地处理专利权的问题,就将不得不好日本企业一样花钱买专利。而就算妥协后付出巨额的专利运用费,也将因资料本钱过高而障碍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中国的开展。
面临专利风险,国内电池企业将若何应对呢?
对此,李中东通知记者,当前国内大大都厂商的遍及做法是在与外方技能输出方签署合还,采用经过专利保险的方法,将专利被追诉的风险转嫁给国际保险公司,但这种办法只能治标,不克不及治本。“只要行业从专利诉讼中汲取经验,把研发生为中心,加大投入,还加速国内专利请求,并将要害技能向国外请求专利。才干逐渐处理磷酸锂铁电池财产的专利危机。”李中东说。
值得留意的是,欧洲企业也曾几乎阅历磷酸铁锂电池的专利风险,遭到过美国专利方的应战。
面临与此案相似的专利胶葛,欧洲专利局作出判决,撤销了授予美国德州大学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欧洲专利拥有权,然后维护了很多欧洲企业的好处。“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此前的裁定也可以在必然水平上维护国内磷酸铁锂财产的开展,但运用相关专利的产物假如出口到美国,则专利侵权的风险依然存在。而磷酸铁锂电池的专利风险不只直接关系着国内相关企业的命运,将来也必定会影响到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久远开展。”李森说。
请求人的国际专利请求进入中国国度阶段时该当知足以下要求:
一、国际请求中未指明创造人的,在进入中国国度阶段该当在声明中指明创造人姓名;
二、国际请求在国际阶段向国际局已处理请求人改变手续的,该当供应改变后的请求人享有请求权的证实资料;
三、请求人与作为优先权根底的在先请求的请求人不是统一人,或许提出在先请求后更改姓名的、需要时请求人应供应享有的优先权的证实资料;
四、国际请求触及的创造发明有下列所列景遇之一的,并在提出国际请求时作过声明的,该当在进入中国国度阶段时予以阐明,并自处理进入中国国度阶段手续之日起两个月内提交国际博览会或许学术会议、技能会议的组织单元出具的有关创造发明已展出或许宣布的证实文件:
1、在中国当局主办或许供认的国际博览会上初次展出的;
2、在规则的学术会议或许技能会议上初次宣布的。
请求人没有知足前述要求的,该当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分指定的刻日内补正,刻日届满未作补正的,视为撤回国际请求,提出优先权请求的,视为优先权没有提出。